在雙碳目標下,南方地區供暖如何才能實現經濟和環境效益雙贏?
對此,中國城鎮供熱協會副秘書長牛小化表示,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有條件的南方城市可以實施供暖。但在我國致力于實現雙碳目標的大前提下,從南方地區的資源稟賦、氣候條件、建筑特點以及從南方人的生活習慣來看,
照搬北方地區的集中供暖模式是不可取的,南方供暖應本著節約的原則采取靈活的以個性化分散或分布式供暖為主的方式。
首先,由于氣候原因,南方建筑夏季有散熱要求,如果冬季要供暖,在建筑設計上要兼顧散熱和保溫兩方面的要求,但目前的南方建筑少有達到兩方面要求的,大部分建筑沒有保溫,加上南方人有常年開窗通風換氣的習慣,因此建筑供暖要消耗更多的熱量,這對南方發展供暖市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其次,
集中供熱需要全面鋪設供熱管網,投資建設成本高,折舊和人力成本也隨之增加。此外,南方大部分地區采暖時間小于2個月,設備使用率低,管網熱損失大,系統能效低。
中惠地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會淶也指出,從環境角度考慮,燒煤供暖已經成為北方霧霾的“元兇”之一。因此,南方供暖不宜照搬北方模式,在雙碳等國家戰略目標下,南方供暖應以清潔供暖、節能減排為前提。www.int-sourcing.com目前,南方地區居民一般采用空調、電暖器以及燃氣壁掛爐等方式采暖,由于階梯電價和階梯氣價的原因,一個采暖季的采暖費用不低。如何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真正做到讓居民用得起暖、享受清潔智能高效的供暖,也是解決南方供暖問題的關鍵所在。
南方供暖地區如何才能實現經濟和環境效益的雙贏?
對此,牛小化分析稱,從能源資源利用方面看,南方有資源條件的地區,可結合夏季制冷,充分利用太陽能等新能源、地表水或地下水資源、工業余熱等方式,因地制宜地開展小區域范圍分布式供暖。沒有資源條件的地區可考慮采用分散式、個性化的采暖方式。夏熱冬冷地區可以借鑒同一緯度和氣象條件相似的日本,普遍采用分布式或分散的采暖方式,因地制宜實施每家每戶個性化供暖。政府可鼓勵單位和居民使用一些熱效能較高的節能產品,如空氣源熱泵等;農村有條件的可采用屋頂光伏發電采暖等,降低價格或予以補貼。同時,要注重引導南方用熱單位和個人的節能意識。
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洪宇也表示,
南方冬季供暖可不采取“政府包干”模式,鼓勵地方政府與社會力量合作,采取“兩條腿走路”模式。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發展相對集中供暖或分散式采暖,在有條件、有需要且適宜的地方可以實施相對集中供暖,不需要、條件不成熟的地方則采取分散供暖。供熱信息網了解到在具體實施層面,尹會淶指出,可考慮因地制宜、分戶分室智能控溫,居民可靈活掌控。如江蘇、江西、湖南、四川、貴州等區域,冬季氣溫較低且周期較長,可參考以一個小區為單位,采用清潔能源適度地集中供暖、分戶計量,通過整樓保持恒溫效果,降低整體能耗,再結合智能采暖管理模式,如開啟離家和下班模式,以節約能源,避免傳統集中供暖對于白天沒人的住宅和晚上沒人的辦公樓的熱能浪費,從而降低采暖費用。對于廣東、海南等區域,冬季低溫周期短,則可以居民需求為主,分散供暖,靈活管理。
周洪宇還指出,在規劃南方相對集中供暖工作時,可考慮利用太陽能、淺層地溫能等新型清潔能源,減少對煤炭、天然氣等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排放。對于可能出現的用戶取暖訴求不一、用暖安全性低等問題,可采用分布式供能系統和熱電聯產等方式解決。入戶系統可優先采用分戶式計量供熱方案,有效消除不公平的福利供熱,用戶可以對室內溫度進行調節,避免浪費,更合理地分攤供熱費用。